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科普】从新生儿开始的医疗保健陷阱

警惕医疗保健陷阱从新生儿开始
原创 2017-12-06 方舟子

  大多数健康的新生儿在出生几天后皮肤会出现黄疸。这是因为婴儿的肝脏功能还不成熟,没法充分地清除红细胞降解时产生的胆红素,胆红素在血液中累积就出现了黄疸。一位读者向我反映说,他的孩子出生3天后出现黄疸,医生称情况严重,甚至可能引起痴呆,应该住院治疗。事后了解到该医院80%的新生儿都会被隔离住院,原因都是黄疸。事实上绝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都不需要任何治疗就会自行消失。只有当胆红素含量极高、又不下降时才有导致神经系统受损的危险。这时应该先验血确诊,再做光疗。

  许多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一个或两个眼睛总是水汪汪的,有很多淡黄色的眼屎,中医说是“上火”,要清火,其实这很可能是因为出生后泪道未通,眼泪没法流到鼻腔和喉咙导致的。国内把这称为新生儿泪囊炎,有的医生建议每天点抗生素眼药水,尽早做泪道探通手术, 2~4个月大时是手术的最佳时机,太大了手术效果就不理想云云。事实上大部分新生儿泪道堵塞在几个月后都会自行消失,通常无需做任何处理(按摩泪道、热敷也许有助于疏通泪道),少数婴儿在一岁后泪道还堵塞才需要做手术。因为这并非真正的感染,所以不应该使用抗生素。

  国内婴儿出生后会注射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在3个月大时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做结核菌素试验检验免疫效果。注射卡介苗是国家计划免疫项目,但结核菌素试验并不免费,不过收费不多,北京的定价是7元。然而,结核病防治所同时会让去检验的婴儿剃掉头发,说是可以查一下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收费却是60元。其实靠检测头发是没法准确地测定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的。没有症状的话也没有必要抽血查微量元素。这纯粹是为了赚钱牟利,并很可能借机以婴儿缺某种微量元素(往往说是缺钙、锌、铁)为由推销保健品。

  剪头发查微量元素这种简单的骗局之所以能够让家长们心甘情愿地交钱,是因为家长们会担心自己的宝宝会缺某种元素,特别是缺钙。许多育儿指南都建议给婴儿补钙,甚至建议从2个月大时就开始补。一些医院、防疫站还免费发一本中国疾控中心编的育儿问答小册子,把一些常见的正常情形都归为婴儿缺钙,建议补疾控中心的一所研究所生产的某种钙制剂。其实婴儿一般不必补钙,1岁以下的婴儿服用钙制剂没有益处。与补钙有关的是补维生素D。如果婴儿经常晒太阳,紫外线可刺激皮肤合成维生素D,也不必补鱼肝油(维生素D)。但是美国儿科学会反对让婴儿晒太阳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故母乳喂养的婴儿应每天口服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配方奶粉已含维生素D,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根据其中的维生素D含量决定是否要补充维生素)。

  婴儿难免会生点小病,例如腹泻。大多数婴儿腹泻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对此并无特效药,给婴儿服用治腹泻药物反而可能让病情恶化,关键是要防止脱水。但是许多国内医生却给婴儿开治疗“消化不良”的中成药,号称既能治腹泻,又能治便秘,什么样的消化不良都能治。有的医生即使不相信这些中成药的疗效,但认定反正吃不死人,吃一点也无妨。中药并不像某些国内医生设想的那么安全。许多儿科中成药都含有汞、砷等重金属成分,或含有肾毒性、肝毒性、致癌的草药。为了治疗“消化不良”这种小毛病或根本不是病,而让婴儿冒着重金属中毒、肝肾损伤、致癌的危险,是很不负责任的。

  在4个月大之后,婴儿很可能会第一次得感冒或咽炎。感冒以及绝大多数的咽炎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无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例如,如果伴有发烧,就用物理降温或吃退烧药),等待其自然痊愈。但是国内的医生却习惯于给得感冒、咽炎的婴儿开口服或注射抗生素,而且往往是昂贵的新一代抗生素。你要是抱怨说抗生素只能抗菌不能抗病毒,他们会辩解说是为了防止继发细菌感染。虽然病毒感染有时候会导致细菌感染,但是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以防止细菌感染是无效的,反而可能导致抗药性细菌的感染,那样治疗起来就更麻烦了。

  以上所说并非我的创见,而是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等国外专业机构的说法。并不是中国婴儿的身体就比外国的金贵。中国医院、医生滥用药物、滥做手术的原因除了专业素质较差、传统文化影响较大之外,还有两条更值得关注的:一则是为了牟利,赚取药物回扣和手术费;二则是紧张的医患关系促使医生习惯于设想最坏的情形以防万一,不敢采取保守治疗。本来,患者应该信任医生、遵医嘱,但是在中国当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却让人没法充分信任非亲非故的医生,从医生嘴中说出的话有时甚至还不如从网上找来的科普文章准确可靠。这出中国特色的悲剧,人刚生下来就开始上演了。

2008.3.11.
论坛QQ群:171618685 (数学实验室)  170568550 (inRm3D)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