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171# xklppp



这个方法好!可惜有些关键词不懂含义。能不能用数学的语言把这段代码表述一下?
有时间了试试这个分式线性变换:
48.png
临界点的值取(0.00981,-0.99208)
171# xklppp
二次分岔图?!体现了分形的周期性
174# xklppp


肖老师,不好意思,就是变换:f(z)=(1+z-z^2)/(z-0.01z^2+0.004z^3)+c,我懒省事,只把系数标出来,平时的坏习惯。
171# xklppp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设定一个捕捉点,两个正常数分别是dist和dist2,dist<dist2.然后计算每一次迭代的终点到捕捉点的距离d,对d,dist,dist2排序,最小的和次小的分别赋予dist,dist2?
蜂窝.gsp (33.27 KB) 171# xklppp

1、根据你的提示“dist = Z.norm( e[ z0 ], cp ), 迭代轨迹中第一点与捕捉点的距离”,第一个模不为零的点是c,若设置cp=(0,0),则dist 的值会随着c的位置变化,蜂窝的形状也随之变化,蜂窝的形状是可变的?
2、当我设置dist为常数1时,发现左边少了一些络线,而右边又多出一些络线(就是那些高亮的线);dist的值设置大于4时,和你作的图形一致;
3、我试了类似于三角着色法作,也就是步长累积,那就没有这个效果了。
49.png
下图是捕捉点设置为c的结果:
50.png
麻烦你看一下文件,哪里计算出错还是参数设置有误。
#172的临界点的值是用newton迭代法求的。
180# xklppp
关于计算问题在画板里可以用工具或变换,在程序里只需要制作几个函数,调用函数计算就省事了。在画板里的工具也好,变换也好,其实质都是函数,打包处理,小包打完打大包。最终将繁琐的计算任务交给电脑去作,作者只需要搞清算法。有理分式函数的计算就是分子与分母两个多项式的计算,最好的算法是秦九韶算法,把高次多项式的计算转化为最简单的ax+b,反复调用这个函数去算。也可以把这个一次函数复合成一个高次函数,调用一次就可以算出结果。一次作成模块,以后再用到只需要一个命令就可以了。包括分子分母的导数计算也转化为调用这个一次函数计算函数值。有了这个工具,那些看似很长的计算,就可以很快算结果。我没有学过编程,本来想跟着你的贴子学,总是放不下手头的分形,就一拖再拖,没有沉下心来去做。我偏重于数理算法,侧重于分形的结构分析,痴迷于分形边界的刻画,数学的可视化是我一直的方向,图形揭示的数学内涵是我思考的重心。所以看程序对我来说无异于看天书。尤其是编程的作者都有自己的爱好,对元素的命名都有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就象我看你写的程序到现在我才隐隐约约知道e.length在你的算法里表示最大迭次数,不断地请教,给你添了不少麻烦,非常感谢你的耐心指点。
f(x)=ax^3+bx^2+cx+d=(ax^2+bx+c)x+d=((ax+b)x+c)x+d
180# xklppp


#172有临界点的值。
185# xklppp
我作的J集咋有被撕裂的现象,要么从外边要么从里边,你作的J集啥情况?就是那些络线的连续性有问题
返回列表